孩子叛逆期怎么教育(对于孩子的叛逆怎么处理)
几乎每位父母都经历过孩子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。
确实,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,各种竞争都在增加,导致父母的生活压力和孩子的学习压力都在不断增大。
于是孩子叛逆越来越严重,而父母也经常因为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而与孩子关系越发紧张。
那么,父母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叛逆,又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去和孩子交流沟通,从而陪伴自己的孩子度过叛逆期,一同迎接孩子接下来的美好人生呢?
一、孩子为什么在叛逆期变化如此之大呢?
1、父母的传统思想导致管教方式出了问题
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让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思想,父母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,什么都做不好,还不成熟,做什么是都需要自己去手把手教,孩子也应该绝对服从自己,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,就算有,父母也会认为是叛逆孩子子的想法,是闹着玩的,不够成熟。
因此,很多孩子会把父母看成权威,看成上级,甚至会害怕自己的父母,什么事情都不敢和父母讲,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说出来,怕自己的父母觉得自己幼稚不听话,怕受到父母责备。
孩子也很少会向父母倾诉自己遇到的困难和困扰自己的事,他们会怕自己的小事打扰到父母,父母也不会认真对待反而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,连这种小事都处理不好。
长期以来,这种思想一直在脑海中形成遇到问题时的固定思考方式,自己就变得自闭,不愿倾诉,容易急躁,不爱分享交流。
于是一到叛逆期这个节点,他们就会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,也不想控制,于是借此机会好好发泄,把长期对父母的怨恨,不敢向父母说的话全都以更加严厉粗暴的方式表现出来。
这时,父母就会感到非常奇怪,为什么之前这么听话的孩子到了现在这种叛逆,不听话的地步,还把一切都怪罪于孩子是青春期叛逆,等这段时间过了就好了。
殊不知,这些都是孩子一直想表达的,只是一直没有机会,只能以这种方式发泄出来。
2、父母与叛逆孩子缺乏双向交流,产生思想矛盾
很大部分原因是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。
小张和老公都是公司职员,经常出差,出差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,留儿子一人在家,孩子就算有什么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都无法向父母诉说。
打电话给妈妈呢,妈妈总会说自己在挣钱给儿子交学费,买新衣服呢,叫儿子去找爸爸吧。
打电话给爸爸呢,爸爸也是同样的话,说自己很忙,叫去找妈妈。
这时候。
孩子感觉自己就像皮球一样被提过来踢过去的,就算有事也不想再说了。
孩子到了青春期,开始叛逆,这时候,父母想找孩子进行交流,孩子也会拒绝与父母交流的。
一旦不交流,问题就永远还是问题,父母与子女之间就仍然有着隔阂,那么这个叛逆问题不会消失,反而会越发严重,导致孩子性情大变。
3、环境影响了孩子的心理
环境又分为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,这两种环境因素都是影响孩子青春期叛逆的重要因素。
首先来说一下环境因素。
当你从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环境中脱离开来,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,你没了熟悉亲近的朋友,没了了解的老师,你会感到焦虑不安,你会怕交不到好的朋友,怕自己不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,怕自己掉队。
这时候,你感到压力很大,想要排解压力,怎么做呢,做一些冒险有挑战的事便成了自己的第一选择,于是便有了叛逆的开始。
其次说一说人文环境,人文环境无疑就是你身边的人对你的影响。
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可见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。
你天天好好学习,作息规律,上课认真听讲,但是你身边的同学都不学无术,天天上课睡觉玩手机,抽烟打架上网,你还会不为所动地认真学习吗?
答案是肯定的,你肯定会被影响的,只是程度的深浅问题,但是在社会环境也让你倍感压力,父母还不理解不关心自己的情况下,情况就更糟糕了,自己被影响得也越来越严重了,甚至自己不是被动得被别人影响,而是自己主动想去改变了。
二、孩子叛逆期怎么教育?
1、父母给予孩子更多自主选择权
当他们可以自己做出自己的选择时,他们会感到受到尊敬,从而感到满足,并且更乐意与他们进行沟通与分享。
家长们还可以提供意见来帮助他们的问题。
2、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美好事物
多到户外旅行,领略一下自然之美。
多参与社交,增加经验。
多学习,才能让自己更有意义。
多锻炼身体,感觉出汗。
这样可以使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3、家长和子女多沟通和互动
沟通是最好的方法,通过经常的沟通,可以减少许多问题,同时家长们也能防止孩子的叛逆心理。
这不仅仅是父辈之间的感情,更重要的是,他们之间还有着友谊。
总而言之,一个叛逆孩子在人生中会有一个逆境,这是很常见的事情,家长要用一种平静的态度面对,互相信任,携手走过这段困难的时光,迎接更好的未来!
搜索标签:
本站关键词:叛逆孩子学校,全封闭军事化管理学校,叛逆学校,戒网瘾学校,叛逆孩子特训学校,正规青少年管教学校,
Copyright © 2012-2024 武汉正苗启德叛逆期管教学校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 SITEMAP.XML 网站地图 SITEMAP.HTMLTAG标签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2021014215号-8